猪腹壁疝的手术治疗
康颖修 杨先 杨德亮 (贵州省风冈县石径乡畜牧站 564207)
1 病因
腹壁疝是猪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,系由腹肌或腱膜破裂而引起。
由于猪体表皮肤的弹性及韧性很强,而皮下的腹肌、腱膜和腹膜易被外力损伤,形成一个孔道,腹部内脏(主要是大、小肠),由此而脱出,在猪的腹部形成一个囊状的腹壁外疝。
据初步统计,,15~30 kg的小猪多发此病,主要是由于阉割不当、互相撕咬、以及长途运输互相挤压而致。
2 腹壁疝的构成
疝由疝孔(疝轮)、疝囊和疝内容物构成。
① 疝孔系自然孔(如脐孔等)的异常扩大或腹壁上其它部位的病理性破裂孔。
② 疝囊由腹膜及腹壁的筋膜、皮肤等构成,典型的疝囊可分为囊口、囊颈、囊体和囊底。
③ 疝内容物除了大、小肠外,很可能有许多炎性渗出物。
3 临床症状
猪腹壁逐渐或突然出现一个形状大小不同的柔软、扁平的肿胀。将猪仰卧,多数可恢复。用手触摸可摸到疝轮,有疼痛感。时间较长的,肿胀逐渐形成一个囊状物,引发腹膜炎,炎性渗出物(腹水)形成腹下水肿。
4 手术疗法
适用于腹膜已经破裂,疝囊较大的猪。根据临床症状确诊后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药械。告诉畜主,术前除饮水外要求停喂一顿猪食。
4.1 保定与麻醉
① 将猪仰卧于四脚朝上的农村常用的较宽的木板凳上,用干净的旧衣服或棉布将猪的四肢包好(避免损伤),再用绳子将四肢固定于板凳脚上,用1~2人稳住板凳脚。
② 15~30 kg重的小猪用止血敏5 ml作颈部肌注(大猪剂量酌情增加)。
③ 麻醉与消毒:疝囊及周围剪毛后用碘酒规范消毒,用盐酸普鲁卡因5~10 ml在疝囊及周围1~2 cm的地方作分点注射进行麻醉(局麻)。15分钟后可以正式手术。
4.2 手术
麻醉后尽量将疝内容物还纳到腹腔内,若不能还原,则应先提起疝囊底的皮肤,用手术刀切开,仔细剥离具体粘连位置,再将内容物还纳到腹腔内。
内容物还纳后,用力提起疝囊,用两把大号止血钳贴腹壁相向夹住疝囊,用手术刀从止血钳上切除多余的疝囊,逐渐用手术刀修剪疝囊至疝孔,直至与腹壁平面基本稳合,再用两把止血钳分别夹住疝孔两边的腹膜进行吻合,用弯针作结节缝合,腹膜缝合完毕即可在缝合处涂撒青霉素粉240万~320万IU。
用同样的方法作第二层的肌肉缝合,缝合完毕涂撒青霉素粉80万~160万IU在缝合处。
后用直针对表皮层进行缝合,缝合结束后将青霉素粉160万~240万IU撒在缝合处及周围。
在整个手术过程中,若有较大的出血须用止血钳对准位置止血,毛细血管损伤性出血随时用包有药棉的纱布包止血即可。
手术结束后注射3~5天止痛消炎针,每天2次,每次用1~2支(据猪的大小而定)安乃近(或氨基比林)加青霉素320万~400万IU即可。
手术时间长、出血较多的猪可耳静脉注射1~2次10% ~20%葡萄糖200~300 ml加VC10 ml。(用来防止败血和解毒,增加体能)
5 术后护理
① 注意观察手术部位有无严重炎症变化或其它异常现象,是否需要另作处理。
② 饲喂时,以清稀流食为主,逐渐增加。
③ 保持缝合处清洁。
④ 保持圈内清洁、干燥,防止摔跌。
笔者在本县作手术12例,小猪均在3~4天恢复正常,,4~5个月后均长到90~120 kg出栏,疗效较好。
猪外伤性腹壁疝的手术治疗
陈建国1,胡长敏1,刘东明1,赵雅心1,赵会停2,丁明星1*
(1.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,湖北武汉430070; 2.河南省漯河市兽医院,河南漯河462000
腹壁疝通常是由于钝性作用导致腹膜或腹壁肌肉破裂,或阉割母猪时未缝合腹膜和肌肉,肠管及其系膜或其他脏器掉入皮下而形成的一种外科疾病。
母猪妊娠后期或分娩时难产而强烈努责,腹压过大也可造成腹壁疝。保守疗法治疗腹壁疝效果一般不好需采取手术疗法。
1 病例介绍
1.1 病例1
2003年11月份,畜主带1头猪到华中农业大学兽医院就诊。主诉患猪近几天食欲差,就诊前2天未进食,膘情越来越差,出现呕吐、腹泻。该猪十几天前作过阉割手术。临床检查可见该猪15 kg,精神沉郁、结膜潮红、体温41℃、被毛蓬乱、消瘦、右侧下腹部手术处还有一处肿胀、局部皮肤高度紧张,触诊柔软而有弹性,按压没有回复,皮肤已愈合,疑为阉割母猪时肠管从母猪未缝合的腹膜嵌在腹壁上,形成腹壁疝。
治疗:
① 保定麻醉:侧卧保定。术部剃毛,消毒,用戊巴比妥钠按体重25 mg/kg进行全麻,术部盖以灭菌创巾,疝囊处用0·5%普鲁卡因10 mL皮下局部浸润麻醉。
② 手术切开观察:在疝囊处纵行切开皮肤,钝性分离肌肉,见肠管之间相互粘连,肠管与疝囊壁也发生粘连,疝囊内有长6 cm的小肠已呈黑色。
③ 剥离疝囊:通过疝孔处进入腹腔发现肠管与腹壁也发生粘连,剥离肠管与腹壁之间的粘连。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粘连处。
④ 清除坏死组织,和缝合肠管:用2把肠钳分别距肠坏死3 cm处夹住肠管两端,切除坏死肠管,实施肠管吻合术。用肠线、小圆针距肠管两端创缘1 cm处穿透肠管全层连续缝合肠管,再对浆膜层连续内翻缝合。
⑤ 还纳内容物,消毒处理:肠管吻合后,用生理盐水冲洗肠管,小心还纳回腹腔,向腹腔内投放青霉素160万IU,链霉素100万IU。
⑥ 缝合:结节缝合闭合疝孔,切除多余的皮肤撒上0·5 g氨苄西林,结节缝合皮肤,并涂以3%碘酊。
⑦ 术后消炎和饲养管理:术后以流食为主,少吃多餐,每日静注5%糖盐水加氨苄西林。创口消毒,保证术部清洁、干燥,避免排泄物污染术部。1周以后食欲正常。
1.2 病例2
2004年10月份,江某带来1头猪,约40 kg。主诉3个星期以来,患猪腹下有1个肿包,而且逐渐增大。食欲、排便、精神都正常。临床检查可见该猪为雄性,在阴茎周围有1个直径约20 cm的肿块,肿块底部由于与地面磨擦已发生破溃;精神状态、体温正常。
触摸在肿块根部可摸到长10 cm的病理性孔道轻轻挤压肿块可将内容物挤进腹腔,诊断为腹壁疝。
治疗:
仰卧保定。术部消毒及麻醉方法同病例,在疝囊中部破溃处纵行切开皮肤,钝性分离肌腱,可见肠管正常,用生理盐水冲洗肠管,还纳肠管。
打开皮肤,充分暴露疝孔,用双股10#丝线结节缝合闭合孔,用导管定位阴茎位置,切除多余的皮肤,注意保护阴茎。撒上青霉素粉,结节缝合皮肤,并涂上3%碘酒。
术后采取单独饲养,少吃、勤喂。每日肌注青霉素、链霉素2次,创口消毒,避免让尿粪污染术部1周以后食欲正常。第10天拆除缝合线。
2 体会
临床实践证实,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猪腹壁疝,尽早施术不仅能缩短病程,创口小,还能免除或减少局部粘连和肠嵌闭的发生。
当发现腹壁疝逐渐增大时,应尽早进行手术修补。粘连性腹壁疝已影响到胃肠蠕动而出现消化障碍时,或临床上已确定为嵌闭性疝时,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。
第1例腹壁疝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阉割所选部位有问题。作为小挑花,术部一般选在左侧靠近腰椎,位置靠上,一般需要缝合。这次阉割位置靠下且没有缝合,肠管很容易从创口落入腹壁形成腹壁疝。
第2例病例的发生是由于猪只互相挤压造成腹壁破裂而引起的。开始创口很小,然后迅速增大,仅3个星期创口直径达20 cm,皮肤及皮下组织增生肥厚,给缝合造成一定的困难,因此手术需尽早进行。
疝孔缝合采用双股10#丝线结节缝合,既保证疝孔闭合严密,又保证疝孔不会重新开裂。如皮肤切口处皮肤过多,可以将皮肤切口稍做修整,切除多余的皮肤后再进行缝合。
公猪要尽量避开阴茎。肠管发生坏死时,作肠吻合手术后,要向腹腔投放大量抗生素,防止发生腹膜炎。要按顺序还纳肠管,避免发生肠嵌闭。